新闻中心
全国首例!全球领先!“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及工程应用”投运
2024-04-03
全国首例!全球领先!“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及工程应用”投运
4月2日,全国首例“燃煤电厂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技术及工程应用”鉴定会在青岛顺安热电厂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包括来自污水净化、能源领域的彭永臻和江亿2位院士,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国家能源集团原副总经理王树民、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刘荣、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孙绍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廷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隋军,中国国际咨询工程有限公司能源业务部副主任杜景灿、清华大学教授付林、山东大学教授李玉忠、城阳区住建局局长杨建军、城阳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纪新利、城阳生态环境分局副大队长宫磊等近30名各行业、各部门的专家和相关负责人,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城阳区住建局杨建军局长致欢迎辞。
鉴定委员会经过听取汇报、审查材料、审查报告、现场考察,经质询和讨论,得出“该项目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余热利用与烟气超净排放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废水净化协同技术均具有独创性。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北方地区燃煤清洁供热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引进清华大学烟气消白余热深度回收新技术,采用“烟气直接喷淋降温+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工艺,针对湿法脱硫后烟气的低温、高湿特点,利用清华大学提出的“基于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与减排一体化技术”,结合“空塔喷淋”“吸收式换热”“压缩式换热”,将烟温降至15℃,回收烟气冷凝热,回收热量加热热网水,用于冬季居民供暖,冷凝水当作电厂补水,节约水资源。
针对废水排放问题,顺安热电与清华大学、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创新,进一步实施了余热利用与废水净化协同项目,将吸收式热泵和热法废水处理工艺相结合,改善了原有热法废水处理工艺能耗高、成本高等问题。该废水零排放项目既能满足环保要求,还可以实现废水和结晶盐的回收利用,每小时处理水量达10吨,每小时可产净水量达8吨。
作为担负着城阳区95%的居民以及180家企事业单位供热任务的国有企业,顺安热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合作。顺安热电董事长王海峰多次前往清华大学考察交流,针对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回收不充分、废水处理热损耗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顺安热电余热回收项目展开研究。
近年来,顺安热电超前谋划企业绿色发展,深耕余热回收、废水处理等技术,取得烟气消白余热回收装置、燃煤烟气消白、减排与余热深度回收装置、热电厂废水处理等10项专利,同时,取得余热回收节能优化控制系统、余热回收及热泵控制云平台管理系统等5条软件著作权。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减少碳排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后续,清华大学、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青岛安清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将进一步推进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解决北方地区低温余热及废水处理等问题做出贡献。